·近观|的暖心问询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全国表委员感悟习的民生情怀微视频丨习的两会“妙喻”钟华论:凝聚起高水平发展的强大信心和力量团结凝聚力量,奋斗铸就伟业(社论) ——热烈祝贺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幕金句︱重温习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论述创意长图丨与代表委员互动的暖心故事纪录片《倾听》微视频|习的两会温暖瞬间习语|两会上,关心的那些事
一座城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就是众多历史背景和文化形态价值的集中反映,这种价值既要立足本地,也要放眼全国,乃至世界;既要全方位体现本土文化的多样性,又要集中反映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排他性和“全国有地位、全球有影响”的知名度。精心提炼和精准把握城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是保护、传承和弘扬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与前瞻性工作。衡阳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名城,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文化多元、底蕴深厚。据不完全统计,衡阳的历史文化形态见诸文字记载的就多达40余种,民间口口相传的更是不可胜数。文化形态纷繁复杂,但其核心价值仍是“万殊一体”。对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标准,以及衡阳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衡阳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最值得关注和弘扬的是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中华五岳圣地的人文价值。“岳”意为“高峻的山”,古人认为高山一定是“峻极于天”。中华五岳是远古民间山神崇敬、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淬炼,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南岳衡山“群峰七十二,绵延八百里”,是中国南方唯一称“岳”的名山、圣山,这里不仅自然环境“五岳独秀”,还遍布着神农创耒、祝融播火、大禹治水、嫘祖养蚕等众多农耕文明印记,有号称“江南小故宫”的千年古刹南岳大庙,有儒释道共存共荣于一山一庙的宗教文化奇观,有香火长盛不衰的祈福传统,有代代相传的“寿比南山”“文明奥区”之美誉。毫不夸张地说,南岳衡山不仅是一座风景秀丽的生态之山,更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山。南岳文化与民族传统生生不息、世代传承,这里孕育了一批光耀千秋的文人高士,发生了许多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吸引了众多名扬四海的社会名流,衍生出集火文化、寿文化、和文化、衡文化、舜文化、禹文化、香文化、雁文化、纸文化、上古文化、农耕文化、陶瓷文化、祭祀文化、祈福文化、宗教文化、霞客文化、养生文化、革命文化等众多文化形态于一体的名山文化,是一部书写在华南山川、三湘大地上的“历史教科书”和“文化全书”。衡阳,以衡山之阳为名。以南岳衡山为载体的名山文化,全面代表着衡阳历史文化的长度、深度、高度和广度,是衡阳历史文化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在名山文化牵引下,这座和谐共生的宝地圣地,穿越时间和空间的历史长河,持续彰显着独特的学术价值、恒久的社会价值、多样的生态价值以及浓郁的人文魅力。
二是中国抗战名城的精神价值。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解放战争。抗战期间,衡阳这片“兵家必争之地”,一直处于战争的最前沿最重要位置。1944年发生的震惊中外的“衡阳保卫战”,衡阳军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与10倍于我之敌血战47天,是中国抗战史上作战时间最长、双方伤亡军人最多、最惨烈的城市争夺战,“论功侔于苏联史丹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抗战以来,发生的一件件、一桩桩重大事件,让衡阳这座城市的名字如雷贯耳、享誉中外。这里作为西南的门户和军事咽喉,建有美军在华最大的空军基地;国民政府在此召开过四次著名的“南岳军事会议”;国共两党在这里举办了三期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见证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共赴国难的历史;“南岳佛道救难会”的成立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宗教和谐,也是我党统战工作的成功典范。国民政府唯一命名的“抗战纪念城”和在大陆唯一一处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的大型烈士陵园忠烈祠,两个“唯一”彰显了衡阳在抗战中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此外,何公馆、圣经学校、张家山、五桂岭、火车西站、陆家新屋、双忠亭、胜利坊、抗战时期湖南省政府临时驻地等抗战遗迹,见证着衡阳在中国抗战史上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丰碑无言、英雄不朽、精神永存。作为一座英雄的城市,无数革命先辈和英雄儿女在衡阳保卫战中展现的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正是中国抗战名城的精神价值所在。这种精神价值是衡阳文化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凝练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抗战精神宝库中精彩夺目的明珠。抗战文化曾经为这座城市提供了抗战到底的动力和支持,如今已融入城市的各个角落,升华为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激励着这座英雄之城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三是湖湘文化源头的思想价值。湖湘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一脉。书院是湖湘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载体。始建于唐元和五年(810年)的石鼓书院,在“书院文化”中享有极高的地位,也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素有“衡湘洙泗”“道南正脉”之誉。自唐初以来,衡阳书院林立、名师云集。曾国藩一度盛赞“天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最有代表性的胡氏父子、“石鼓七贤”、王船山,可谓高山仰止、名震四方。南宋时期,胡安国寓居南岳,在这里建文定书堂,胡氏父子在这里传道讲学,创立了湖南历史上第一个有自身学术思想特色和相对稳定学术群体的学术流派湖湘学派。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与著名学者张栻来石鼓书院讲学,“明道义正人心”,在两位大师的影响下,四方学者接踵而至,书院的“讲会”制度达到了历史鼎盛。明末清初,衡阳大儒王船山学习和继承先贤传统,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进行历史性总结、创新性发展,让儒家文化“别开生面”,让湖湘文化熠熠生辉。船山思想是湖湘文化的精神高地,是湖湘文化的一面旗帜、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座高峰。王船山作为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其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入垒袭辎的治学态度、对立统一的思维方法,对魏源、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黄兴、蔡锷、杨度、在内的一代代经天纬地的湖湘名人,以及湘商、湘军、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要群体和重大历史事件产生了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会历史进程。此外,在衡阳这片土地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文化,“临危不惧、英勇抗敌”的水师文化等,都彰显着湖湘文化的思想精髓。时至今日,湖湘文化仍是中华民族可资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
四是革命运动摇篮的时代价值。衡阳是革命运动的摇篮、红色文化的热土。“五四运动”爆发后成立的湘南学联,是湘南地区爱国的总部,成为中国革命运动的策源地之一。中国成立后,多次来衡阳指导革命,亲自指导建立湘南地区第一个党组织湖南省立三师支部,亲临水口山了解工人疾苦,向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这里革命浪潮风起云涌:湘南学联积极组织领导学生反帝反封建斗争;水口山工人运动“唤起工农千百万”;岳北农工会工农“握手革命”开全国之先河;湘南起义“万人齐上井冈山,八千皆为衡阳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唐群英引领全国妇女“从封建桎梏里解脱”,何宝珍、毛泽建、伍若兰成为妇女运动的骨干和领袖人物。一座城市内,、工人运动、农动、妇女运动、武装运动“五运”联动、交相辉映,将星星之火燎原到中华大地,全国仅此一例。这里革命誓言光照千秋,夏明翰气壮山河的绝命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是衡阳红色文化的最强怒吼,也是中国“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最好诠释。1927年,在衡山等地考察农动,写下著名的《湖南农动考察报告》,为中国革命胜利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从湘南学联、湖南三师、省立三中、省立三甲工、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岳北农工会旧址、桐梓山、培兰斋等重要纪念地,到朱德、宋乔生、、伍若兰、夏明翰、罗荣桓等与衡阳密切相关的重要革命人物,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壮大和衡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历史贡献。衡阳,用一条条红色线路织就了中华大地上“红色版图”的厚重一块。如今,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根植大地、融入血脉、塑造未来,激励着我们在新阶段新征程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五是近现代工业前沿的品牌价值。衡阳是一座和工业血脉相连、荣辱与共的城市。衡阳近现代工业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抗战爆发以后,民族工业大量内迁到衡阳,衡阳工业总产值一度位居全国第二,被称为“小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衡阳被列为全国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之一。新中国第一套重力选矿机、第一台环境噪声监测器、第一台牙轮钻机、第一台连铸钢机、第一台井下铲运机等一连串“第一”和“中华”牌锁具、“工农”牌手扶拖拉机、“芙蓉”牌手表、“湘江”牌自行车等名优产品,都见证了“衡阳制造”曾经的辉煌,衡阳逐步形成了包含37个门类的工业体系,一度创造了“湖南工业三分天下,衡阳有其一”的局面。第一颗爆炸、三峡工程、南海开采可燃冰、神舟飞天登月、祝融探火、“一带一路”等等,中国工业的很多重要时刻,衡阳都未缺席。衡钢、二七二厂、界牌瓷厂、恒飞电缆、南岳电控等工业企业,见证和续写着衡阳工业的荣光。铁路是工业的重要支撑。近代以来衡阳一直都是全国的铁路枢纽,粤汉、湘桂、衡阳三个铁路管理局曾一度共处衡阳城,衡阳在中国铁路史上的地位堪称泰山北斗,可谓“一座衡阳铁路局,半部中国铁路史”。从计划经济转型进入市场经济再到新时代,这座老工业城市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历史坐标,重新唤醒了优秀的工业文化基因。5张“产业名片”越擦越亮,14条产业链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连续三年上榜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全国数字百强市,连续多年上榜全国外贸百强城市。这一张张闪亮的品牌和名片,见证衡阳工业厚积薄发的无限希望。衡阳再次站到了现代工业发展的新前沿,工业文化必将为“制造立市”战略的实施增添强劲动力。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面对衡阳这么丰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我们应当坚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正视而不忽视、珍视还需重视,借着衡阳承办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契机和“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的实施,着力完善以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为导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保护体系,让文化共存、文化共融、文化共生、文化共享成为展现衡阳城市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促进衡阳城市文化发展繁荣的一道道靓丽风景。
要守正创新谋大局。要全面贯彻落实习文化思想,高站位思维,高起点谋划,切实推动衡阳优秀历史背景和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准确把握和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强调的“着力打造以南岳衡山等为代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名片”和省政府《支持衡阳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意见》明确的“支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要求,从制度层面规范,从目标层面定位,从项目层面落实。要切实抓好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转化、落地,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件连着一件抓,从现在开始,重点抓好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承办、国家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的申报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不遗余力地把衡阳文化做强、产业做大、品牌做响,让衡阳“文明奥区”“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和“文旅大市”的美誉实至名归。
要坚定不移抓传承。要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遍布衡阳的每一处、每一件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全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让各类文化遗产都能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要高度重视和全力推进各类博物馆建设,加快市博物馆新馆、湖湘文化博物馆等综合性博物馆建设,助推火文化博物馆、寿文化博物馆、雁文化博物馆、陶瓷博物馆等专题博物馆建设,引导和支持民间博物馆建设,争取做到每一种文化形态都有一个主题博物馆,将衡阳打造成为“博物馆之城”。要充分发挥国有艺术院团、艺术研究机构和文学艺术协会优势,组建精英团队,创作一批融入衡阳文化基因的影视、戏剧、歌曲、小说等文学艺术精品。要组织专家团队,动员社会力量,开展专题研究,深入发掘并大力弘扬以名山文化、抗战文化、湖湘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为代表的衡阳地方历史背景和文化,推出一批重量级研究成果,让衡阳历史背景和文化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传、有事可说。
要理直气壮促融合。要促进文化形态相互融合。摒除“非此即彼”的狭隘思想,以共同价值为导向,有的放矢地把各类文化形态融合起来,调出衡阳历史背景和文化的主色、底色和亮色,释放乘积效应的巨大能量,绘就展现衡阳城市文化繁荣发展的靓丽风景。要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抓住举办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契机,提高核心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和品牌吸引力,将文化气息渗透于旅游的各链条、各环节,做到旅游开发在哪里文化就跟进到哪里。要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散落在衡州大地的文物古迹活起来,让书写在古籍文献里的文字活起来,让两千多年的衡阳历史活起来。要促进文化区域融合。深入挖掘和梳理衡阳五大核心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尤其要加强湖湘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与省内其他城市的互联互动,探索推进省内历史背景和文化一体化协同发展。
要审时度势创品牌。要持续擦亮“名山”名片,进一步强化南岳的龙头地位,山城联动、优势互补,精心打造以南岳衡山为代表的名山文化品牌。要充分发挥“名人”效应,让蔡伦、王船山等历史名人冲出湖南、出圈全国、走向世界。要用心讲好“名篇”故事,借鉴郴州“半条被子”故事的经验,在衡山县选址建设“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主题”教育基地,把“《湖南农动考察报告》的故事”讲出特色、讲出精彩。要极力推出“名节”活动,鼓励各县市区深入挖掘本地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打造并传承经久不衰的节庆文化活动品牌,如寿文化节、农耕文化节、船山文化节等。要精心打造“名景”项目,充分利用独有文化资源,补齐文旅项目短板,在城区重点优化拓展夜游湘江项目,打造“湖湘源三江城市中央休闲旅游区”,力争达到“一条江水串起五大文化、五大文化写就七彩湘江”的绝佳效果,让游客感受到“人在画中悠游、文化扑面而来”的绝美意境,让衡阳这座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重新闪耀出璀璨风采和无限魅力。
第一视点·记者手记丨全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成立20年之际再访后陈——一村之计 一国之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许可证编号:软著登字第7730379号ICP网站备案号:
投诉报料杜绝虚假新闻举报电话不良信息举报邮箱:电话“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举报邮箱: